山雾
记一次相当失败的九宫山流星雨之行
山未至
2020.8.12日夜,英仙座流星雨。
宅家太久,再加上武功山不太满意,于是跟宋师傅,野哥哥一起上九宫山。三车十一人,武汉出发自驾。
于是从宜昌乘动车赴武汉,借卡以偷渡进校。寝室并非想象中的物种丰富,但扑鼻的霉味足以令我焦头烂额。还是正式返校时收拾吧。
山有路
野哥哥开车,一路顺利。上山时云量不多,甚是振奋,到了山间,惊叹到云中湖并非浪得虚名,车行九宫山,确有“天上有行云,人在行云里”的奇妙感觉。上到云中湖时晚霞正浓,只是匆忙之间没能留下这光影。
山难行
上山顶铜鼓包的路被管制,晚餐后听说栏杆抬起,驱车过了第一道卡,却未料到后面还有重重阻碍。九点,乘大巴第一次上顶,行于雾中,仿佛寂静岭和迷雾片场,能见度极低,当然也不见星月。离谱的是本地”景区人员”还要收不菲的扎营场地费,索性又乘大巴下山。
山满雾
回来后开车到半山腰一块营地,希冀着在这里等到天朗气清,再上山”追星”。飞掠的云雾,忽闪忽现的星星让心里还是有了期待。
一点多,刚在车上勉强入睡,被同行的朋友叫醒 “星星都出来了!” 抬眼望去,漫天繁星,稍一定睛就有流星划过,喜悦涌上来了,默默许愿,希望后半夜一切顺利。来不及再摆开架势,山腰上没有前景也非大家的目标 (此时想来应是第一处遗憾,若是拍了,还算微末收获) 。收帐篷,倒车,三辆车前前后后的又上了山。山间雾却更浓了,开着前灯也难辨路况,又有许多几近180°的大急弯,着实悬着心。在第三个卡口再次被拦下,前面车的李白协商未果后抽了两根烟,一脚油门撞开路障就上去了,我们也便跟着上了山 (第三辆车收拾帐篷耽误,没能上来,回营地观星了) 。
两点左右第二次到达铜鼓包,恶劣程度更甚九点。水雾在风的裹挟下如浪一般在空中旋转奔腾,风车的轰鸣声有些压抑,却怎么也看不到机组在哪里。走路都有些费劲,很难想象这只是海拔1600左右的山峰。心又沉了下去。 “车里等等吧,希望过会儿雾散” ,这样说着,我们在车里聊着天,不知不觉就三点了。
风依然喧嚣,雾仍旧浓郁,只有时隐时现的那弯弦月和翻滚的云雾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。
“出去看看吧,找找有没有风向好点的位置,也可能更高一点就好些了” 于是我和宋师傅—— 全队体格悬殊最大的两个人,唯一两个没约女伴的男人 ,冲出了温和的车后座。视野模糊到我们两个担心彼此迷失 “要是走散了,别互相找,直接回车上” 。深夜,收保护费的人也休息了,我们俩搀着往最山巅上行,一边注意着脚下的台阶,一边不断抬头巴望着出现转机。
登到山巅不过两分钟脚程,但更加风疾雾冷。看到两位老法师一动不动,想来是守了很久。抬头望去,瞬间又澎湃出激情和感动了
那一瞬间云开雾散,繁星满天,风车星空尽收眼底,正是来时所期待的画面。
我们太激动了,赶紧往山下跑——因为是出来查看情况,我们都没带相机和脚架,这恐怕是我俩此行最大的遗憾了。待到我们叫上两辆车的朋友,拿好相机脚架再往上冲——也就三五分钟功夫——天空中又是白茫茫一片,风车也只能看到丁点轮廓了。
此时我便有些心凉了,我知道,我恐怕错过了最好的机会
大家架好三脚架,在山顶等待着。既然能看到一次,总还是有些希望。山巅的风尤其冷厉,水雾也很快凝满了相机机身。询问两位老先生,他们说 “只有两点左右和刚刚你们俩上来的时候全部散了”,于是我们更加捶胸顿足了。
四点一刻,始终等不来再一次的星空。两位老师傅已经离开,同行的朋友有些受不了了,瘦削的我也得靠着几倍于我的宋师傅御寒。心里的不甘,痛惜与些许的愧疚混合在一起,我们两个又在山巅多待了片刻,终究只能失望的离开。折腾了一夜,大家尤其是开车的兄弟已经格外疲惫,强撑着驱车下山。
山归去
下到山腰时快五点,原本约着回营地再看,结果野哥哥没注意开过了岔道。停在另一处可以露营的空位,发现天边已经微亮了。来不及再去云中湖找机位,也累的不想再动了,于是就在这里架上了相机,等着挂一个朝霞的延时。的确有所收获,但云跟的太紧了,没多久就遮住了远方的霞,延时里只看到云来云往,索性拍了点视频。到云中湖附近时天已亮,不甘心地又在一处观景台拍了会儿山光,拖着疲惫的身躯下山离开。原本约了好友在武汉小聚,实在疲惫不堪,改签了早早回家了。
山琐思
反思着,应该给上山赋予怎样的意义。初衷是希望能出片,能捕获到自己满意的风光,这也的确是没有达到的。但出行的意义远非如此,或说不该如此。若是在接触摄影之前,这样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,应当足够丰富:有美景奇观,行车轶事,也有和朋友一起出门的好心情。虽然疲惫,应该是很值得的。
大家说的很对,出门拍风光,早早就要做好遇到各种意外的打算。星北的片震撼人心,也是上山无数次的结果罢!胡乱化用康德的话,摄影不应是目的,而是桥梁。此次出行,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,知足喜乐便好。